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
有些人默默奉献,积极主动,
(资料图片)
不仅用心用情做好工作,
还入脑入心总结经验,
他们中的佼佼者,
就成了劳动模范。
“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一起来看纺织女工、
市劳模杨慧敏的故事↓
16岁进织布厂当了工人,20岁那年在厂里加入了党组织,自此一句“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成为了她内心的最强音。
1937年出生于老西门的杨慧敏从小就爱读书,父母为了让家中六个孩子们学点文化,省吃俭用供他们上学。1952年,杨慧敏刚念完了初一第一学期,家里却再也供不起学费,杨慧敏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护士,但是当时护士需要更高的文化要求。在生活压力下,她还是选择进入当时南市的私营企业张守璞织布厂,当了名织布工。选择之前可以纠结,选择之后不再后悔!杨慧敏说,当时自己的想法很单纯,多干活多赚钱,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进厂后,杨慧敏时常琢磨怎样把布织得又多又好,心灵手巧的她发明了“随手摘纱头”的办法,在一分钟200转的车速下,换梭子时随手把纱头摘掉。还创造了51个月不出次布的好成绩。然而她也有过多次教训,有一次因为失误,造成了布断头几千根,产生了严重的次布。
勇敢的人,都会含着眼泪继续奔跑!查找完出次布的原因后,经过反复实践,杨慧敏总结出了“一听”“一紧”“三清”“七查”的先进操作法。操作法降低了次布率,产量也自然提高了。也由此,杨慧敏“织布能手”的美名传遍全厂。
人生就是一路选择的旅程,一路选择,一路坚持!1995年杨慧敏所住的桃园新村动迁,搬来上钢一村后担任了楼组长,杨慧敏再次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楼里24户居民的一致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楼组长。
如今已经86岁的杨慧敏还是身兼数职,既是街道劳模联谊会的副会长又是社区阳光讲师团的成员。她说:“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为我们的祖国,再作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2015-2022 财报分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