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经要闻 > 内容

【环球聚看点】周星驰也抢人?有公司开价月薪8万 什么是Web3.0人才?

发布时间:2022-10-23 08:34:15 来源:新京报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对于Web3.0的理解,较为主流的说法为区块链数据库和研究机构Messari研究员艾诗塔(Eshita)在《Web3.0,一言以蔽之》一文中的定义,即Web1.0的特征是“可读”;Web2.0的特征是“可读+可写”;Web3.0的特征则是“可读+可写+拥有”。

Web1.0的“可读”,也就是用户上网时只能被动的读取网站提供的信息,但无法做出交互;Web2.0的“可读+可写”即用户既可以读取网页信息,也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信息,同其他人进行交互,例如当前的微博、微信,以及各类拥有社交功能的APP。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用户的社交账号究竟为用户财产,还是属于运营公司尚存争议。

当用户在社交平台和各类APP拥有个人账户并发表信息时,这些账户的数据信息仍然保存在运营公司的服务器上。一个典型难题就是,如果用户死亡,那么他或她的QQ号能否作为遗产让其他人继承?

目前,根据腾讯相关规定,未经公司许可,用户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QQ号码或者以其他方式许可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使用QQ号码。这意味着,用户有使用权,但谈不上真正“拥有”自己的QQ号。同时,QQ等网络平台账号也并未纳入我国《遗产法》的保护规定。

所以Web2.0之下,用户虽然能做到“可读可写”,但并不能“拥有”。

由此,Web3.0的定义应运而生——在Web3.0之下,用户将“拥有”自己的账号,在这一定义之下,拥有“确权”和“去中心化”技术的区块链就天然成了Web3.0的底层技术。

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学术期刊上发文称,Web3.0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拥有自主权,“用户自主管理身份,无须在互联网平台上开户,而是通过公私钥的签名与验签机制相互识别数字身份。为了在没有互联网平台账户的条件下可信地验证身份,Web3.0还可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构建一个分布式的公钥基础设施和一种全新的可信分布式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分布式账本是一个严防篡改的可信计算范式,在这一可信机器上,发证方、持证方和验证方之间可以端到端地传递信任。”

“实际上没有人说Web3.0等于区块链,但如果要保证用户自主管理身份,那么区块链技术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因此可以看到很多招聘岗位直接把Web3.0和区块链联系在了一起。”一位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我们离Web3.0时代有多远?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如果将区块链等于Web3.0,当前国际上确实存在不少具有影响力的Web3.0公司,如NFT钱包MetaMask和NFT交易平台OpenSea。

在细分领域上,也有不少公司已经触及了C端用户,其中,区块链游戏Axie Infinity日交易量超过2500万美元。区块链音乐平台Audius可以让用户在听歌时直接向歌手付钱,从而跳过了音乐平台的额外费用。此外,区块链运动STEPN则号称“跑步就能赚钱”。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财报分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