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经要闻 > 内容

全球观天下!疑似基金经理违规参与场外期权被查 真能靠买入涨期权赚“外快”?暴力割韭菜手段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22-08-09 09:42:54 来源:财联社

场外期权是少数头部券商的“擂台赛”

据财联社记者观察,衍生品业务具有天然法人资质壁垒,经营资质受到监管层的严格限制,场外期权业务长期以来是个别券商,尤其是头部券商的“擂台赛”。

图为券商近三年场外期权交易收入情况,来源方正证券研报及中证协

据中证协披露情况,最新8家一级交易商分别是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宏源、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

而31家业务“正常”的二级交易商分别是安信证券、北京高华、长城证券、长江证券、财通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东莞证券、东海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国金证券、国联证券、国信证券、国元证券、海通证券、华宝证券、华创证券、华鑫证券、开源证券、南京证券、平安证券、瑞银证券、西部证券、兴业证券、银河证券、浙商证券、中泰证券、中银证券。

可以看到,场外期权交易商多数是头部券商,一级交易商最为突出。业界人士介绍,一级交易商可与客户直接开展场内个股的风险对冲操作,场外衍生品业务要求券商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较强的风控能力以及丰富的客户资源。

在中证协披露的2021年场外期权业务收入排名来看,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19.42亿元)、申万宏源(18.91亿元)、华泰证券(14.74亿元)、中金公司(12.19亿元)、海通证券(11.30亿元)、中信建投(8.76亿元)、国泰君安(6.06亿元)、招商证券(4.94亿元)、银河证券(3.78亿元)、国联证券(2.81亿元)。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场外衍生品业务作为基于客需的非方向性用表方式,在权益市场震荡过程中,成为头部券商实现盈利可持续性的扩表方式。场外衍生品业务是典型的客需业务,其盈利模式不依赖于市场的上涨,而是通过风险对冲赚取稳定的回报,因此能够成为财务杠杆持续提升而不放大市场风险敞口的路径。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场擂台赛是部分券商的狂欢,但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业务的合规风控问题值得券商绷紧神经。就在今年6月2日,证监会罕见同时披露多份场外期权业务罚单,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均领罚,而问题主要集中在标的及合约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和流程不规范等多个层面,这也反映出公司合规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

针对最新一期交易商名单的调整,国泰君安非银团队指出,其旨在公开根据场外期权执业情况评估结果调整后的最新交易商名单,规范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产品创设能力与合规风控水平更强的券商将更多受益。预计场外期权交易商名单的调整将进行常态化阶段,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将变相提高业务经营门槛,强有力的产品化能力与合规风控水平将更为凸显,强者恒强格局未变,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财报分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