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北京各商圈枕戈待旦,以充满节日氛围的花坛、节日专属折扣、夜间市场等,迎来了一波消费小高峰。
(相关资料图)
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庆假期,北京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192.2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95.1%。其中,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78.4亿元,同比增长5.4%。而在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中,“十一”七天,夜间服务消费人次同比增长9.1%。
这样的增长,正是今年全国“十一”黄金周的一个缩影,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促消费效果十分显著。
10月8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2022年国庆假期旅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国庆各地倡导居民“就地过节”,本地、周边旅游订单占比达65%,人均旅游花费较去年国庆增长近30%。其中,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同比2019年黄金周增长52%。
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重点城市商圈人流量监测数据则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市场消费活跃。同时,一些新的消费趋势也正在延伸。比如,“即兴度假”催生新潮流,露营、亲子游、乡村游等新需求引领本地新供给,线上线下持续融合,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
“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降转升,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回暖的势头不断延续,并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复苏。”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任威风发布的报告显示。
按照预测,随着各项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消费总体有望延续恢复发展势头。
出行价格降低
今年“十一”黄金周,出行仍是消费的关键词之一。
今年黄金周假期前三天,京东全站周边、当地游订单和当地酒店套餐消费的增速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736%和674%,就地过节带动短途游和休闲娱乐成为这个假期重要的娱乐方式,按省份对比,短途游订单中,江西、湖南和安徽领先全国。
和往年相比,今年出行,成本大大降低。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十一”黄金周机票平均支付价格约650元,同比2021年“十一”降低12%,较2019年低二成,10月3日-4日是假期价格洼地,低至500元,为5年来最低。
受益于此,今年国庆高星级酒店订单量较春节翻倍增长,恢复至去年国庆的九成以上。美团节前酒店预订数据则显示,酒店套餐的预订量环比提升近2倍,本地周边的住宿搜索热度环比提升约80%。
值得注意的是,露营的兴起,成了今年消费的一匹黑马。携程预订数据显示,国庆期间,露营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其中本地订单占比近八成,周边订单占比15%。人均露营花费为650元左右,相较中秋露营人均花费贵30%左右。
Copyright 2015-2022 财报分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